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复函


汪东立委员:

您在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缓解县城交通秩序解决停车难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的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提案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结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综合交通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和《城市更新规划》,我局牵头编制《石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时,从规划上引导城市道路科学建设,以期能够使新城的新建道路和老城的道路改扩建更加科学,努力构建友好的生态型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一、立足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完善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与沿龙河带状空间布局相一致的道路交通网络,形成富有山地城市特色、分工明确、等级合理的道路系统。注重加强新拓展区与旧城片区的联系,激活新城发展拉动力。利用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借助渝万、渝汉、万黔等高铁建设,通过大型交通设施支持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在利用交通枢纽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同时,减少对外交通运输对城市运行的干扰,采取内客外货的布局原则。通过交通组织支持城市拓展和功能布局,协调快慢交通与城市空间层次的关系。联系网络按照中心、片区构建,以高机动性为主,同时避免将快速交通引入城市中心。

二、秉承交通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营造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城市交通系统,鼓励高效、集约、环保、低成本的交通出行方式,总体上按照步行、公交车、其他机动车的优先顺序进行城市交通的设施布置和资源分配。充分发扬山地城市步行传统,将打造舒适安全的步行系统上升至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结合城市龙河景观带、城市客运枢纽、商业中心等客流集散点,构建连续、功能丰富的稳静化步行交通系统。注重城市道路人行设施建设,保障行人路权,倡导慢行出行方式。立体开发,节约土地资源。根据县城的地势构造特性,开展相关的地下空间利用研究,加大对旧城片区地下空间的交通利用,逐步形成石柱地下空间利用模式。

三、科学布局道路路网

规划2035城区干路总长度约308公里(其中主干路约68公里,次干路约84公里,去路约156公里),路网密度约8.3公里/平方公里。一是力求缓解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叠加压力。通过规划新增部分城市道路及改造国道G211G351等,构建城市过境快速路系统,与丰石高速、沪渝高速构建形成绕城快速通道,分流过境交通与货运交通,快速联系外围组团及两大火车站,减少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叠加,缓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二是大力构建城市道路路网。规划依山势地形构造自由式路网结构,城市主干道路网为五纵七横(纵线——万寿大道、都督大道、甑子坪工业大道、规划四环路、规划龙河北岸过境路;横线——禹城坝与万寿大道连接路、三教寺与万寿大道连接路、体育馆与规划四环路连接路、老城区与规划四环路连接路、甑子坪连接路、龙河二桥、甑子坪工业区与下路街道连接路)。以主干路网为骨架,重新梳理次干道和支路,合理渠化,充分完善不同区域不同道路的作用,新建或改建必要的次、支道路,避免五条或五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路口交汇,建立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相对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

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鼓励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集约化布局模式,确定地面公交等公共交通布局与管控要求,划定公共交通场站设施控制线。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建设,在瓶颈路段、拥堵区域客流走廊上优先保障公交路权,优化公交运营线路,保障公交运行速度。扩大次支路的公交线路和站点覆盖,提升公交舒适度与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改善居民出行结构。一是合理布局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两处城市客运枢纽,分别为石柱综合客运枢纽与城东综合客运枢纽。石柱综合客运枢纽主要由石柱火车站、石柱公路客运总站和石柱公交枢纽站组成,形成换乘便捷,内外一体的客运体系。石柱东综合客运枢纽主要由石柱东高铁站、城东客运汽车站与公交枢纽站组成,形成多方式一体化对外客运交通体系。二是逐步扩充公交车辆。规划至2035年,县城常住人口约24万人,按每万人12台计算,约需公交车291辆;按千人2.5辆出租车计算,约需出租车600辆。三是建好公交站场。城市道路建设中充分考虑公交站场需求,留足站场规模用地,规划城东、鲤塘坝、南宾、火车站、甑子坪公交站场,公交站场面积按照200平方米/台进行规划控制,出租车辆按50平方米/辆进行规划控制。中途停靠站按无港不设站的原则设置,主干路上的公交停靠站采用港湾式布置,次支道路上可采用划线式停靠站。城区的停靠站长度,应保证两个标准车停车位。

五、建立人性化的慢行系统

树立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的慢行系统布局指引,构建融合滨水、山体、沿街为一体的步道系统,为居民提供可亲水、可游山、可赏景的城市步行空间。加强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改善步行环境及指示系统,增设公共步行通道,提升步行舒适性。以步行梯道、电扶梯等多种方式构建垂直交通,加强垂直方向的交通联系,缩短交通出行距离。充分利用石柱中心城区龙河天然生态通廊,打通沿河步道,强化步行系统的休闲性。同时,明确公交系统与慢行系统的衔接原则与要求。

六、构建合理的停车系统

树立以绿色低碳、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科学分区、综合施策,按照动静协调原则,更好的建设停车系统。坚持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位为补充的供给策略,结合需求发展立体停车设施,综合解决停车难问题。针对新建楼盘,严格执行停车配建指标标准,严格审查新建建筑设计方案,为城市机动化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针对旧城区停车难,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拆棚留空,适量建设社会停车场,合理开发地下或地上立体停车资源,降低路内停车比例,实施差异化的分区停车供给策略。

七、提升道路渠化和智能管理的水平

坚持以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高水平的道路渠化和智能管理缓解基础设施不足的压力。对有信号灯的路口应当更加科学的设置放行方案,根据不同时段不同通行量进行优化,要思考解决红绿灯成为交通堵塞的痛点。对没有信号灯的路口,应当提升道路渠化的水平,引流、分流要做到科学合理,提升通行畅通度。对通行条件差的道路,应当尽可能思考单向行驶、单向循环,尽可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不按规定停车、不按规定行驶的纠正处罚力度,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拥堵。

您对上述复函是否满意,请您对办理结果提出意见并填在答复函回执上,于15日内寄送我局(委、办)。并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规划自然资源工作。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25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